二维码
云推搜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资讯 » 食品 » 正文

4月市场监管总局通报47批次合格食品 微生物污染和食品添加剂使用问题占近八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5-04 00:26:38    来源:云推B2B网    作者:云推小编    浏览次数:195    评论:0
导读

近日,食品伙伴网汇总了4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食品抽检情况。4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4期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共有47批次不合格食品被通报。

   近日,汇总了4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食品抽检情况。4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4期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共有47批次不合格食品被通报。     统计显示,不合格样品涉及淀粉及淀粉制品,方便食品,蜂产品,糕点,酒类,粮食加工品,乳制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薯类和膨化食品,水产制品,水果制品,调味品,饮料,婴幼儿配方食品,饼干,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16大类。其中,水果制品检出的不合格样品数量最多,有17批次。   16大类不合格样品数量     统计还发现,微生物污染问题和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问题占了近八成。还有部分食品检出食品添加剂与标签标示值不符问题、兽药残留超标问题、有机污染物污染问题、质量指标不达标问题、质量指标与标签标示值不符问题。   不合格样品检出的问题     其中,检出微生物污染问题和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问题的样品各有18批次。食品受微生物污染,可能导致食品的营养成分破坏、腐败变质加速、失去食用价值等。食品中检出微生物污染,可能是原料或包装材料受到微生物污染,也可能是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卫生条件控制不到位,还有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有关。而食品添加剂做为能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其使用应该遵循《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规定。产品中检出食品添加剂使用问题,可能是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食品添加剂未准确计量,也有可能是使用了复配添加剂,造成某种食品添加剂含量升高;还有可能是为了增加产品的口感、色泽、保质期等,而加大使用量或者超范围使用等。   另外,统计还发现,4月公布的抽检中,近七成不合格样品来自线上销售平台。其中,淘宝有14批次、拼多多有11批次、天猫有4批次,京东有2批次。     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食品,市场监管总局已责成相关市场监管部门立即组织开展核查处置,查清产品流向,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产品等措施控制风险;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从严处理;及时将企业采取的风险防控措施和核查处置情况向社会公开,并向总局报告。

      本文由资讯中心编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请联系网站客服。
 
(文/云推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云推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云推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yuntuisou.com/news/show-4442.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 2021 云推网络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