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云推搜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资讯 » 食品 » 正文

大果榛子主要虫害诊断与防治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5-02 00:24:02    来源:云推B2B网    作者:云推小编    浏览次数:735    评论:0
导读

目前,以老黑山村为核心,平欧杂交大果榛子产业辐射周边地区已发展到5万多亩,享有“全国平欧大榛子看辽宁,辽宁平欧大榛子看桓仁,桓仁大榛子看老黑山”的美誉,更有全国平欧杂交大果榛子的定价权。

  平欧杂交大果榛子是以平榛为母本,以欧洲榛为父本,种间杂交选育出的园艺栽培品种,也称平欧杂交(种)榛。辽东山区特别是桓仁浑江两岸地区由于其地理、气候条件的特殊性,特别适合平欧杂交大果榛子的生长。最具代表性的地区就是桓仁县五里甸子镇老黑山村,该村自2003年栽植平欧大榛子至今已发展到4200亩,2021年榛果产量2000t,生产苗木300万株,全村大榛子收入4000余万元,人均收入达到3万元。目前,以老黑山村为核心,平欧杂交大果榛子产业辐射周边地区已发展到5万多亩,享有“全国平欧大榛子看辽宁,辽宁平欧大榛子看桓仁,桓仁大榛子看老黑山”的美誉,更有全国平欧杂交大果榛子的定价权。     目前,桓仁地区大果榛子的主要虫害是金龟子,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使用的农家肥没有充分腐熟或已熟后堆放时间过长,导致金龟子虫卵被带到榛园。     NO.01
  形态特征     (1)黑绒鳃金龟。成虫体卵圆形,黑色或黑褐色,长6~9mm,宽3.1~5.4mm。头大,唇基长大粗糙而油亮,刻点皱密,有少数刺毛。触角9~10节,多数为9节,鳃片部3节。头面有绒状闪光层。     (2)铜绿丽金龟。成虫体长卵圆形,背腹扁圆形,成虫前胸背板及鞘翅铜绿色具闪光,上面有细密刻点。体长15~22mm、宽8.3~12.0mm。触角黄褐色,鳃叶状。唇基前缘、前胸背板两侧呈浅褐色条斑。触角鳃叶状9节,黄褐色。前足胫节外缘具2钝齿,内侧具一内缘距。前、中足爪1个分叉、1个不分叉,后足爪不分叉。卵光滑,呈椭圆形,乳白色。幼虫乳白色,头部黄褐色,前顶刚毛每侧6~8根。蛹长椭圆形,土黄色。     NO.02
  发生规律     (1)黑绒鳃金龟。一般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20~30cm土层越冬。4月至5月初,连续5天平均气温在10℃以上时,成虫大量出土,5月上旬至6月下旬为盛发期。成虫日落前后从土里爬出,飞到树上为害嫩芽、叶,夜间又钻入土中。多在荒草地、绿肥地或园地间作物上产卵,具有假死习性。     (2)铜绿丽金龟。一般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越冬。少数以2龄幼虫、多数以3龄幼虫越冬。每年在5月化蛹,6月中下旬成虫羽化出土开始为害。成虫趋光性强,具有假死习性,多在夜间活动,大量集聚树上为害叶片。幼虫在春秋两季为害最烈。     NO.03
  防治措施
  化学防治     一般4月为金龟子成虫越冬出土为害的初期。因昼夜温差较大,成虫大多下午出土啃食植物嫩芽,到傍晚温度下降时回到土中。这时防治的最好方法是在树下撒施触杀类药物(如辛硫磷),金龟子落地即可触药毒杀。     物理防治     (1)黑光灯除虫装置。除化学药剂防治外,还可利用成虫的趋光性灭杀。当成虫大发生时,采用黑光灯诱杀成虫;或在榛园四周点火,成虫自动飞向火光被烧死;或采用人工振落捕杀。其中,黑光灯是一种诱捕昆虫的特殊工具,目前市面上部分黑光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除虫容器内由于堆积较多害虫,不方便清理,新捕获的害虫落入除虫容器后不能马上死亡,害虫容易逃离除虫装置,因而降低了除虫装置的使用效果。桓仁众诚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设计了一种采用物理方法的黑光灯除虫装置,杀虫效果较好,并取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1921914113.7)。该款黑光灯装置包括灯杆、灯头、黑光灯、除虫容器和滤网。灯头安装在灯杆的顶部,黑光灯安装在灯头的正下方,与市电连接。除虫容器位于黑光灯的正下方,为盆状结构。滤网设置在除虫容器内,除虫容器内盛装有杀虫液(利用趋光性,杀虫液采用清水即可)。通过在除虫容器内设置滤网,相较于传统的不包括滤网的黑光灯除虫装置,能够更加方便地将除虫容器内的害虫清理掉,使得除虫容器内具有足够的容纳空间,保障了黑光灯杀虫装置的可靠性。实践中,施用辛硫磷地块的虫口密度为1.15只/株,使用黑光灯地块的虫口密度仅为0.14只/株,而未施药的地块虫口密度为2.66只/株,说明采用化学药剂和黑光灯除虫装置防治方法均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黑光灯除虫装置的效果更为显著,且对环境较为友好,建议推广应用。     (2)糖醋液诱杀。利用金龟子的趋味性,配制糖醋液,配制方法为高效氯氰菊酯+糖6份+醋3份+酒1份+水10份,装入桶中悬挂在树冠诱杀成虫。     声  明:本文摘编自《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2022年第4期“辽宁桓仁大果榛子主要虫害诊断与防治技术”(李昱)。
 
(文/云推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云推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云推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yuntuisou.com/news/show-427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 2021 云推网络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