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云推搜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资讯 » 食品 » 正文

重庆检出27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农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微生物污染等问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0-22 09:53:55    来源:云推B2B网    浏览次数:26    评论:0
导读

10月20日,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3年第31号通告,检出不合格食品27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农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微生物污染、重金属污染、生物毒素等问题。

  10月20日,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3年第31号通告,检出不合格食品27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农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微生物污染、重金属污染、生物毒素等问题。   8批次食品检出农兽药残留问题   8批次食品检出农兽药残留问题,分别为巫山县惠康生活超市销售的香蕉,吡虫啉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城口县鱼味轩餐饮店销售的牛蛙,呋喃西林代谢物不符合农业农村部公告第250号要求;重庆羊驸马食品有限公司销售的羊酮体(羊肉),磺胺类(总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合川区品尚便民超市销售的白条鸡(三黄鸡),替米考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江津区向梅蔬菜经营部销售的茄子,噻虫胺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重庆祺屿晴超市管理有限公司销售的小芹菜,噻虫胺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重庆市高新区西永大道14号附76号王健销售的豇豆,氧乐果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忠县燕欣生活超市销售的大葱,噻虫嗪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氧乐果是一种广谱高效的内吸性有机磷农药,有良好的触杀和胃毒作用,主要用于防治吮吸式口器害虫和植物性螨。少量的残留不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氧乐果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可能有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规定,氧乐果在豆类蔬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02mg/kg。   吡虫啉属内吸性杀虫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少量的残留不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吡虫啉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可能有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规定,吡虫啉在香蕉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05mg/kg。香蕉中吡虫啉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为快速控制虫害,加大用药量或未遵守采摘间隔期规定,致使上市销售的产品中残留量超标。   噻虫嗪是一种具有触杀、胃毒和内吸作用的杀虫剂,能被迅速吸收到植物体内,并在木质部向顶传导。《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规定,噻虫嗪在葱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3mg/kg。   呋喃西林是硝基呋喃类抗菌药,具有抗菌谱广等特点,曾广泛用于畜禽及水产养殖业。硝基呋喃类原型药在生物体内代谢迅速,其代谢物和蛋白质结合后稳定,故检测其代谢物来反映硝基呋喃类药物的残留状况。长期大量食用检出呋喃西林代谢物的食品,可能在人体内蓄积,引起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等。《食品动物中禁止使用的药品及其他化合物清单》(农业农村部公告 第250号)中规定,呋喃西林为食品动物中禁止使用的药品(在动物性食品中不得检出)。   磺胺类药物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抗菌药,具有抗菌谱较广、性质稳定、使用简便等特性,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都有较强抑制作用,广泛用于防治鸡球虫病。《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农业部公告第235号)规定,磺胺类在所有食品动物的肌肉和脂肪中的最高残留限量为100μg/kg。长期摄入磺胺类超标的动物性食品,可能导致泌尿系统和肝脏损伤等健康危害。   10批次食品检出食品添加剂问题   10批次食品检出食品添加剂问题,分别为重庆斑马鲜生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重庆市九永食品有限公司委托重庆市奉节县竹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方竹笋,二氧化硫残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酉阳县萍缘白酒坊销售的苦荞酒,甜蜜素(以环己基氨基磺酸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渝北区金麦莎蛋糕店加工自制的方块蛋糕,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以脱氢乙酸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大足区陈立碧餐饮店加工自制的油条,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重庆市涪陵区警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红花椒,二氧化硫残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重庆市合川区合阳城街道瑞山西路88号、90号、92号刘波销售的、标称重庆伯伦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空投零食馋嘴片(调味面制品),三氯蔗糖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彭军森食品经营部销售的纯芝麻油,乙基麦芽酚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彭水渝川农产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手工晶丝苕粉,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不符合产品标签标示要求;永川区陈德超豆制品加工坊生产的红豆腐,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山梨酸及其钾盐(以山梨酸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潼南区志辉农副产品加工坊生产的米线,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乙基麦芽酚是一种香味改良剂、增香剂,对食品中原有的香味调和、改善和增效具有显著效果,是允许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食品用合成香料。长期大量食用乙基麦芽酚超标的食品可能导致头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严重时会造成肝脏损伤、骨骼和关节提前脆变。《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植物油脂中不得添加食品用香料、香精。   硫酸铝钾(又名钾明矾)、硫酸铝铵(又名铵明矶)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膨松剂和稳定剂,使用后会产生铝残留。含铝食品添加剂按标准使用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但长期食用铝超标的食品会导致运动和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影响儿童智力发育。《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油炸面制品中铝的残留量为100mg/kg。油炸面制品中铝的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生产者为增加产品口感,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超限量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或者其使用的复配食品添加剂中铝含量过高。   苯甲酸及其钠盐是食品工业中常见的一种防腐剂,对霉菌、酵母和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的安全性较高,少量苯甲酸对人体无毒害,可随尿液排出体外,在人体内不会蓄积。但过量食入苯甲酸会引起腹泻、肚痛、心跳快等症状,长期使用可能引起肝肾脏的慢性损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 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生湿面制品中不得使用苯甲酸及其钠盐。生湿面制品中苯甲酸及其钠盐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企业为延长产品保质期或者为弥补产品生产中卫生条件不佳而超范围使用,或者未准确计量。   3批次食品检出质量指标问题   3批次食品检出质量指标问题,分别为渝北区永兴食品超市新渝店销售的、标称江津区创一食品厂生产的国洪沙炒花生,过氧化值(以脂肪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奉节县恒源百货超市销售的瓜子,过氧化值(以脂肪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重庆绿富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川幺妹颗颗豆腐香干,脂肪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过氧化值主要反映油脂的被氧化程度,是油脂酸败的早期指标。食用过氧化值超标的食品一般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但长期食用严重超标的食品可能导致肠胃不适、腹泻等。过氧化值(以脂肪计)检测值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产品用油已经变质,也可能是原料中的脂肪已经被氧化,还可能与产品储存条件控制不当有关。   2批次食品检出微生物污染问题   2批次食品检出微生物污染问题,分别为江北区刘召勇羊肉店使用的碗(复用餐饮具),大肠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重庆市江津区津王副食超市销售的、标称重庆市潼南区耘艺农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冷吃鸡翅香辣味(辐照食品),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大肠菌群是国内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餐饮具中检出大肠菌群,提示被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较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消毒餐(饮)具》(GB 14934—2016)中规定消毒餐(饮)具中大肠菌群不得检出。   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主要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食品的菌落总数严重超标,将会破坏食品的营养成分,加速食品的腐败变质,使食品失去食用价值。菌落总数超标说明个别企业可能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或者包装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还有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3批次食品检出重金属污染问题   3批次食品检出重金属污染问题,分别为云阳县百邻汇生活超市销售的红小米椒,镉(以Cd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重庆市潼南区梓潼街道办事处东安市场蔬菜2、6号摊位刘富成销售的老姜,铅(以Pb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綦江区聚优品食品超市销售的老姜,镉(以Cd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镉是一种蓄积性的重金属元素,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长期食用镉超标的食品,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中规定,辣椒中镉(以Cd计)的限量值为0.05mg/kg;生姜中镉(以Cd计)的限量值为0.1mg/kg   铅是一种慢性和积累性毒物,进入人体后,少部分会随着身体代谢排出体外,大部分会在体内沉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中规定,铅在生姜中的最大限量指标为0.1mg/kg,铅对人体具有慢性蓄积性的危害,长期摄入铅超标的食品,可能对人体神经系统、造血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泌尿系统造成损害。   此外,还有1批次食品检出生物毒素,为云阳县新琳商场销售的白花生米,黄曲霉毒素B1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所在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已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对上述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依法启动查处工作,同时已采取风险控制措施,查清产品流向,召回、下架不合格产品,分析原因并进行整改。 不合格产品信息
相关报道: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1987批次食品安全抽检情况的通告(2023年第31号)
监督抽检不合格产品信息.xlsx
部分不合格检验项目小知识.docx
本文由资讯中心编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请联系网站客服。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yuntuisou.com/news/show-33152.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