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云推搜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资讯 » 食品 » 正文

以案释法|“魔爪”伸向保健品?违法违规终判刑!武穴法院审结一起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0-02 09:18:22    来源:云推B2B网    浏览次数:23    评论:0
导读

近日,武穴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被告人骆某某涉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一案。被告人骆某某以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西地那非”   作为一种处方成分   属于在食品中禁止添加的物质   销售含有上述非法成分的食品   后果如何?   武穴法院告诉你!   近日,武穴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被告人骆某某涉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一案。被告人骆某某以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公诉机关指控   2019年,被告人骆某在药品展销会上认识了某保健品厂家负责人,在明知该厂家无保健品批准证书、质量合格证明等相关资质的情况下,骆某某仍于2020年至2022年2月多次与该厂家联系进货,并将500条保健品(每条10盒)加价销售给武穴市的陈某某、蕲春县的田某某等人,获利 15000元。   经黄冈市公共检验检测中心检测,送检的保健品中均含有“西地那非”成分,“西地那非”被列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保健食品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质名单(第一批)》,属于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   法院审理判决   武穴法院经审理查明,被告人骆某某销售违禁添加“西地那非”成分的保健品,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构成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公诉机关指控罪名成立。被告人骆某某认罪认罚,具有坦白、退赃情节,可以从轻从宽处罚。被告人居住地司法局经调查评估认为,被告人可适用社区矫正,故法院依法作出判决,判处被告人骆某某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其非法所得15000元依法予以没收,上交国库。   法官说法   药品及食品安全是一项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民心工程”。这是近年来武穴法院审理的首起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武穴法院对该案件的公开审理,对违法犯罪人员起到了良好的警示教育作用,体现了武穴法院依法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保障群众身体健康的司法职能。法官在此提醒大家,广大消费者特别是中老年人,要理性选择保健产品,提高对有毒、有害食品危害性的认知,切莫轻信虚假宣传,购买来路不明的保健品;商家经营必须遵守法律和道德底线,绝不生产销售有毒、有害物食品,以免触犯刑律,身陷囹圄,害人终害己!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 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处罚。   供稿|刑庭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yuntuisou.com/news/show-3225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 2021 云推网络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