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云推搜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资讯 » 食品 » 正文

南京林业大学硕士生华晓雯在一区TOP期刊《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发表研究论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9-21 00:06:25    来源:云推B2B网    作者:云推小编    浏览次数:303    评论:0
导读

近日,南京林业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吴彩娥教授团队在农林科学领域一区TOP期刊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 (IF=6.751) 发表题为“Novel physical treatments (pulsed light and cold plasma)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ostharvest apricots after long-distance simulated transportation”的研究论文。

  近日,南京林业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吴彩娥教授团队在农林科学领域一区TOP期刊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 (IF=6.751) 发表题为“Novel physical treatments (pulsed light and cold plasma)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ostharvest apricots after long-distance simulated transportation”的研究论文。硕士研究生华晓雯为第一作者,李婷婷副教授为本文唯一通讯作者,南京林业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     小白杏属于蔷薇科。它是来自中国新疆的优质水果,含有β-胡萝卜素、多酚、糖、矿物质和抗氧化物质。它在抑制结肠癌和保护骨骼和心血管系统方面显示出巨大的益处。采后运输是杏果实分配的必要条件,但运输过程中的振动是杏品质劣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估计,大约30-40%的损失发生在销售链中,其中运输过程中的机械损坏是一个重要部分。运输过程中的振动应力损伤可由冲击、压缩和振动引起。振动损伤会导致许多水果的细胞损伤、疾病敏感性、水分迁移和衰老。     近年来,非热食品处理技术引起了广泛关注,如冷等离子体、脉冲光、紫外辐射和脉冲电场。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和强脉冲光(IPL)处理是实现微生物安全和保持新鲜食品特性的有前景的非热技术。DBD和IPL通过不同的因素增强细胞膜中的物质运输;前者通过空化和组织破坏,后者通过植物细胞膜的光穿孔。故本文探究脉冲强光(IPL)和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DBD)技术(在模拟运输振动之前)对小白杏(Prunus armeniaca L )在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模拟运输振动引起的伤害加速了杏采后贮藏品质的恶化。经DBD和IPL处理后,减轻了杏果振动损伤的情况,抑制了杏果实表面的微生物生长。通过增强杏果实内非酶抗氧化体系(总酚、总黄酮、ABTS和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和增加抗氧化酶活(SOD、PPO、POD和CAT),提高杏果实的抗氧化能力,减少细胞结构损伤和抑制水分迁移。总体而言,DBD和IPL处理抑制了杏果实在振动机械损伤下的不利生理变化,保持了其感官和营养质量,延长了货架期。     该研究工作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专项(2019YFD1002300)、江苏省政府奖学金计划(2019)、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自主创新项目(CX(21)3030)和江西省林业局研究项目(No.202012)的资助。
 
关键词: 食品,食品安全
(文/云推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云推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云推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yuntuisou.com/news/show-1277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 2021 云推网络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