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云推搜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资讯 » 食品机械 » 正文

研究解析山栏稻抗旱分子机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4-18 02:51:21    来源:云推B2B网    浏览次数:592    评论:0
导读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基因安全评价与检测创新团队与国内科研单位合作,解析了山栏稻抗旱的分子机理,建立了山栏稻抗旱评价技术体系,并鉴定出抗旱性强、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为海南地区地方种质资源的创新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基因安全评价与检测创新团队与国内科研单位合作,解析了山栏稻抗旱的分子机理,建立了山栏稻抗旱评价技术体系,并鉴定出抗旱性强、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为海南地区地方种质资源的创新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生物大分子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上。   山栏稻是海南特色旱稻,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是培育节水抗旱水稻品种的重要种质资源。团队对山栏稻、旱稻、水稻共48个品种进行了抗旱性鉴定,对不同品种抗旱性进行等级划分,选抗旱性不同的5个品种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表明,受干旱胁迫的山栏稻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普通旱稻主要是通过调控光合作用来响应干旱,而山栏稻在响应干旱胁迫的过程中激活了更多的应答通路。进一步研究表明,干旱胁迫下显著上调的蛋白Os03g0623100与 抗旱蛋白LEA 互作,有助于水稻的抗旱性。团队收集了200余份海南山栏稻品种资源,研发了山栏稻-林果间作,山栏稻水作,山栏稻-杂交稻病虫害防治等栽培技术,为山栏稻种质资源的创新与绿色高效栽培奠定了基础。   该研究得到海南省重点研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ijbiomac.2023.12338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yuntuisou.com/news/show-2304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 2021 云推网络 All Rights Reserved